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名医读书应有侧重点——有关王三虎教授读书的专题文章

来源:柳州中医医院     |     作者:管理员     |     更新时间:2013-04-25     |     浏览量: 6864     |     字体:【

【《健康报》2013年4月24日刊登了尊龙凯时冯驭臣、周 婷撰写的有关王三虎教授读书的三个境界的专题文章,现转载如下。】

 

名医读书应有侧重点

广西尊龙凯时  冯驭臣  周 婷

    王三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以“继承与创新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为治学特点,提出了“寒热胶结致癌论”、“燥湿相混致癌论”等新观点。这与他多年养成的爱读书、勤读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在几个月随诊学习中,其渊博的学识和对中医的独到见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体上看,王教授读书生涯可概括为三个境界。

刻 苦 攻 读

    这是打基础的阶段,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时期,多为初学中医的前十年。这个阶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打下深厚的童子功。王教授常说,中医四大经典就是应当精读的内容。方剂,尤其经方是中医的精华之中的精华,熟读方剂,上联基础,下接临床,是一个中医实力素养的重要方面。一个中医生最基本应该掌握400首方剂。王教授当年在陕西省渭南中医学校求学期间,刻苦攻读,不只在课堂上认真汲取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背诵医学经典著作,自学了许多在课堂上老师都没有教授的知识。从渭南中医学校毕业时,就能熟背方剂歌诀600多首,并对张仲景的《伤寒论》倒背如流。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他不仅仍然保留其背诵方歌、医学经典的苦读习惯,还根据所读报刊书籍的内容,为方便记忆、透彻理解并日后应用,自行做了三千多张读书卡片。这些读书卡片不仅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出版了《经方各科临床新用和探索》一书,更为其日后临证打好了基础。这或许就是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读精神吧。

会 心 之 乐

    学医的十年至三十年,大约是王教授常说的“读书看病写文章”时期。这时读书渐入佳境,且通过临证实践,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和乐趣,慢慢地对刻苦攻读所背诵的知识有所感悟,自然奋笔疾书,以吐为快。而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又促使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临床水平进一步提高,往往文思泉涌,乐此不疲。王教授在40岁以前,就发表过包括四大经典读书体会在内的论文100多篇。他的藏书,如果连电子版计算在内的话,可以说是坐拥书城了。近十几年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后,更加扩大了读书的范围,感悟日多,新意频仍。如用败酱草治疗白血病就是受《药性论》谓败酱草“主破多年凝血,能化脓血为水”的启发,认为白血病中白细胞异常增多,与化脓性疾病中白细胞增多类似,故在临床首先运用大剂量(30-60g)败酱草治疗白细胞过高的白血病,效果良好。后又发现业已证明有抗白血病作用的雄黄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也有“化血为水”的记载,说明古代医家的认识值得重视,读书之乐,莫此为甚。再如读《丹溪心法》到“瓦楞子能消血块,次消痰”时,联想到肿瘤医生,唯恐软坚散结化痰的药太少,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这么一个良药以往竟置于无用武之地时,扼腕长叹,非读书不能明理,乃在临床上大胆使用瓦楞子,结果连续有几个胃癌、肝癌等患者,只在前方基础上加瓦楞子一味,疗效显著,大超从前,其中一例守方达3年之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理论”吧。王教授在中医肿瘤领域的新见解更多是基于其对《金匮要略》的理解,如“黑疸”一病究竟是什么病,历来没有定论,王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就是肝胆肿瘤的特殊表现;而“肺癌从肺痿论治”的新思路,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实写照。这样通过反复读书,仔细玩味,加上自己的理解,并将之运用于临床并取得不俗疗效的例子不胜枚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好像王国维先生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 活 必 须

    这个阶段是王教授认为的读书最高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一天不读书就了无生趣,总是信手拈来,把阅读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候,没有功利观,没有压力感,真知灼见,不断涌现。作为医生,就该由编书到了著书的阶段。作为知识分子,也该由人才向人物转变了。实际上,这也是王教授五十多岁时期的真实写照。他“千里走单骑”,在柳州工作之余,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已发表文章30余篇,取得博士学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个人专著《中医抗癌临证新识》,多次印刷,受到专家学者和患者的好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