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疑难杂症更能促发攻坚激情 ——记荣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市中医院脑病科

来源:柳州中医医院     |     作者:管理员     |     更新时间:2015-04-14     |     浏览量: 4921     |     字体:【


不久前,2014年度柳州市科技进步奖出炉,市中医院脑病科的科研项目《活血通窍法配合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干预机制及临床研究》荣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全市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面对荣誉,脑病科主任、医学博士、学科带头人卢昌均说,获奖的研究成果只是诊治血管性痴呆的一个子项目,他们正在做与之相关的系列课题,等全部课题结题后去冲击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科技大奖。紧跟时代前沿,解除患者疾苦无止境!这就是市中医院脑病科的性格!

DSC_3010a.jpg

    

互相比学习比技术

这个性格的形成起始于2006年。飞速发展的现代医疗技术,需要医院具有与之相匹配的高尖端人才,市中医院从南方医科大学引进了神经内科医学博士卢昌均。当时的脑病科只有10多名医务人员,40多张病床。日常诊疗只有扎扎针灸、中药浴足等,遇到疑难杂症病人就往其他大医院转。卢昌均刚到市中医院接诊的第一个疑难杂症病人是他的校友,这个校友得知这个科室的诊疗水平后坚决要求转往市人民医院。卢昌均请这个校友给他几天时间,治不好就送他转院。几天后校友的病明显好转,校友主动要求留下来继续治疗。此事提振了医务人员的信心。2008年脑病科又引进一名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业务精湛的学科人才——安红伟,与卢昌均搭档,让脑病科人才梯队建设如虎添翼。

从那时起,脑病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个星期三下午5时起,是脑病科科研小组的业务学习和交流时间,每次轮流由两名医务人员发言,涉及国内外权威的医学专业杂志刊载的最前沿医疗技术,之后大家互动、讨论,持之以恒,营造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比知识、比学习、比技术的良好氛围。

2014092766030337.jpg


创新不止屡创奇迹

近年,血管性痴呆、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风、帕金森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等较常见、最棘手的疾病成了脑病科主攻的方向。脑病科科研小组从研究发病的机理开始,把中医中药、民族中医药治疗这些疾病的探索提升到科研层面,取得效果后再应用于临床。每个病人个体不同,治疗方法不能照搬教科书,科研人员创新不停步,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jpg

2007年脑病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使得脑出血处于植物人状态的赵先生苏醒。2011年8月29日,中国鲁班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胡金发先生从北京来柳出差,一下飞机就出现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症状,被送到市中医院脑病科。经诊断患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该疾病的病人极易因呼吸肌无力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便救活,如果处置不当也会造成残疾。入院后患者很快出现呼吸困难上了呼吸机,但该科室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有“绝活”,仅37天,胡先生就康复了。胡先生送上锦旗赞许道“一群人:医护精英;一条路:创新发展;一支笔:精益求精;一面旗:医德高尚。”胡先生说,柳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他打算在柳州买房定居养老。2014年春节前,就读重庆大学回柳度假的一个小伙子同样突发格林巴利综合征被就近送到市中医院,也是很快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上了呼吸机,起初病人家属要求转往其他医院,可是看到脑病科副主任安红伟每天守候在病人身旁精心治疗,让家属吃了“定心丸”。2个多月后,小伙子不仅康复出院,还邀请主治医师打起了羽毛球。

神经内科康复外治室.jpg


人才梯队脱颖而出

现在,越是其他医院治不好的病人,越能激发市中医院脑病科医生们攻坚克难的激情。他们经常到湖南、贵州、广州等区外省市接收疑难杂症患者。卢昌均说,每当收治到疑难杂症患者时,医生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他们会像攻克数学难题那样去征服疾病。他们想让更多患者知道治疗中风、神经脱鞘等疾病,市中医院脑病科是最棒的!


7康复室.jpg

如今,来自四面八方脑病科疑难杂症的病人把这里当作求医问药的圣地。目前该科室病床数已达140张,病人几乎天天爆满。有位“土豪”想包下一间病房养病,医务人员的回复很任性:包走廊都难!

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精力充沛的医疗人才队伍逐渐形成:医护人员共72名,医师队伍中16人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18人。

科研硕果累累,该科拥有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项目2项,自治区课题、地市级课题等24项,近年来在SCI发表的学术论文2篇。 

为了解除更多患者疾苦,市中医院脑病科正在拓展“一条龙”服务,4月1日开设睡眠门诊,此后还将开设记忆障碍门诊等,逐步完善各亚专科建设。(曾繁华)

DSC_0404.jp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