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援非”医疗一线的苦与乐

    来源:柳州中医医院     |     作者:管理员     |     更新时间:2014-11-21     |     浏览量: 6552     |     字体:【

    ——尊龙凯时手术室主管护师梁沫讲述“援非”大爱行

    11月3日晚上9时,早早等候在柳州市白莲机场出口通道里的尊龙凯时接机小分队终于盼到了与大家阔别了两年的、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参与国家“援非计划”的手术室梁沫护士长满载荣耀回来了!

    看到梁护长出现在通道出口的那一刻,家人和同事们纷纷挥手示意呼唤她的名字,涌上前激动地和她拥抱,为她献上美丽的鲜花。欢笑和泪水在这一刻交织,两年了,就让这两年的关心和期盼在此刻肆意的展现!就让这两年的辛劳和思念在此刻尽情的挥洒!

    梁护长所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七批“援非”医疗队伍,我市共有6名医务人员入选参加,梁护长便是其中之一。两年前,为响应国家的号召,经过一段时期的专业培训后,他们便踏上了“援非”的征程,来到相对落后的西非一线中的尼日尔共和国,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非”医疗工作。

     

    笑对恶劣环境

    梁护长告诉我们,虽然受到过专业的训练,但非洲气候炎热、缺水少电、疾病流行、生活物资贫乏,社会治安状况不良的状况一开始还是让她有些“吃不消”。在这样的国度里工作生活,遇到的考验、挑战和困难可想而知。

    首先基础建设落后,经常停电停水停网络。网络三天有二天上不去,有时候才上线和国内亲友聊着QQ,突然就断掉了,传输一张照片或是打电话讲清楚一件事情需好几天。停电也是家常便饭,电压极不稳,电器特别容易坏。长年高温酷暑却因停水时常没法洗脸洗澡。街道大部分是坑坑洼洼的,很多路段被水冲得沟壑纵横,雨后到处都是砖红色的泥泞和水洼。他们所住的房间简陋潮湿,行李箱放在磁砖地板上没几天,面上就显出受潮的湿痕;桌面上、电脑键盘上永远爬着蚂蚁,房间里总有几条小蜥蜴在蛰伏……

    这样恶劣的条件,听起来让人觉得触目惊心,但梁护长笑着表示,在那生活了两年也就觉得没什么了,其实人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会很强,就当那里是自己的家,你必须在那好好生活好好经营,这样一来很快就能融入了。

     

    医务工作艰巨而繁重

    梁护长所在的玛拉迪地区属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即使是条件最好的医院,其医疗水平连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标准都达不到。两年时间里,梁护长就参与过3次国家对非的捐助,为当地无偿提供药品、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

    在玛拉迪的工作每天都是忙碌的,因为大大小小、轻重缓急的疫情和疾病经常发生。平时上班,上午的时间梁护长就在当地医院接诊非洲病人,下午回到中资机构的驻派地为那里的中国修路工人、打井工人做义诊。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轮值比较密集,值班时必须24小时在医院或者家里随时待命,遇上突发情况一刻也不能耽误。梁护长还说,当地医院的接诊量经常是超负荷的,男女老幼的病人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眼科的接诊数量最大,因为中国“光明行”工程的缘故,到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黑人越来越多了。梁护长在医院主要是负责做手术配合,几个医生和护士经常忙得不可开交,连喝水、去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长时间站立导致双脚浮肿也是常有的事;还记得手术室最忙碌的一次是一天24小时里接了21个手术,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除此之外,手术室和病房里的蚊虫多得也让梁护长记忆深刻。痛痒难忍且不说,一个不小心就会感染疟疾、伤寒、霍乱等当地常见的热带传染病,医护人员在医院给病人看病的同时自己还得防病。

     

    “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

    就如李大大总理在看望受益于中国免费白内障手术“光明行”活动的埃塞俄比亚患者,并为其中两名患者揭开纱布时所说的,揭纱布动作虽小,但这背后有中非医生的艰辛和巨大努力,更象征了中国51年对非医疗援助的坚持和成就。

    而这些成就当中,又以对当地人民医术的传授影响最为深远。梁护长认为,“援非”的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多少例高难手术,更在于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国际救援太重要了,但力量也很有限,需要当地医生配合,但当地医生紧缺,医疗知识和水平较低,难以执行常规医疗流程,更别说其他重症的专业治疗了。”

    梁护长一行到了那里后,手术室才算建立起严格的无菌操作制度,没有条件做湿热灭菌时就进行干热灭菌,不再把所有手术器械混在一起;建立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非洲医生共同参与,为他们做针对性的讲座。由于当地医院人员流动性大,梁护长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尽可能多的传授给身边的非洲护士,这样就可以惠及更多的非洲人民。她曾为了教会她们如何测量血压和使用压力锅,就打了好几通电话回中医院,和这边的医生护士讨论具体流程,亲手写教案,然后找翻译帮忙译成法语给当地护士们学习;平时她也很注意实践传教,耐心的重复一些手法和操作,并让非洲护士动手练习,自己在一旁细心地指导。

    在梁护长眼中,中国的医护人员是一群专业知识全面、防控经验丰富的医者,也是一群临危受命,有着大爱仁心的战士。虽然她所在的尼日尔共和国没有爆发埃博拉疫情,但自他们到非洲开始,除了造福当地人民,还一直坚持前往附近医疗营地授课,给他们讲述如何防治各种病毒;同时还给其他到非洲支援的同胞做心理疏导的工作,帮助很多同事解决了困难,这都让梁护长感到非常骄傲和欣慰。

     

    苦中作乐也别有一番滋味

    “援非”的医护人员在两年内,每工作满十一个月可回国探亲一次,但因为工作任务重,加上路途遥远,梁护长这两年都没有回来。工作之余,其实当地的日常生活实在单调,必须学会自己找乐子。情况好的时候能上上网,看电视听音乐,不过那都是很奢侈才有的机会。无聊了就约几个人在树下聊聊天、一起种菜、种果树、种花草,把养鸡当成一种乐趣和副业。大伙也会相互帮忙,找材料做些小家具小摆设,自己加工涂颜料,别说还挺好看呢。爱好摄影的平时就拿着相机到处取景,拍动物拍夕阳,旱季时,空调机箱的积水边会吸引很多漂亮的鸟类,能抓到很多珍贵的画面……这样的生活简单朴质,也不失欢乐。

    梁护长觉得,无论身处何处,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平时多去跑跑步散散心,注重锻炼,多听音乐调剂心情。嘴馋的时候梁护长还会自己亲手做豆腐,做各种饼和家乡菜,她说,在那里最难熬的不是艰苦的条件和忙碌的工作,而是这份浓烈的思乡之情。远在他乡两年,逢年过节就特别的伤感,和家人的联系不畅通,所以心里特别挂念,也会偷偷掉眼泪,但是自己在这边要坚强乐观,不要让家人担心,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国家任务。

    援非两年,谈起让梁护长感触最深的,还是当地人民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信任。“现在国内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但是在非洲,医患之间的相处却很和谐,这也是我坚持把这份工作做好的动力之一。”梁护长说,非洲人民热情好客,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医患之间从来不会有什么间隙与隔阂,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相当配合,更不会发生打架伤人的事件。这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氛围让我们感觉自己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梁沫 口述 \ 黄子秦 文 \ 梁沫 图

     

    友情链接: